鐵壺不但可供觀賞更有其實用性,能煮出甘甜好喝的水,並且每一把壺更是一件獨一無二、唯一唯美難得的藝術收藏品,且有著很大的升值空間可謂萬古不退流行的實用型古董。
使用老鐵壺時要珍惜它、善待它,絕對能夠再承接好幾個世代繼續的使用與珍藏。老壺、新壺的內部不要用手或是菜瓜布、刷子清洗。老鐵壺壺內都會有銹,在使用前先用清水清洗打開蓋子持續煮沸2至3小時連續2至3次,每次煮完後都要觀察一下水色,並且要沖洗出壺中的銹渣。
鐵壺煮水可利用火鉢、瓦斯爐或是電磁爐等。鐵壺的「壺把」有鐵製的、有銅製的、有實心的、有空心的。實心的壺把會導熱在高溫使用時要用棉手套或是布來護手,空心的壺把,導熱力弱但還是要注意燒燙傷的可能性。
鐵壺或是鐵釜的提蓋部份稱「摘まみ」南部鐵器大多是與壺蓋一體成型同屬鐵製,京都壺的摘まみ多是銅製且空心,但還是建議用布或是毛線做個帽套,拿的時候就不會燙手了。
每次用壺完畢,都要淨空壺中的水,用小火烘乾,不要蓋上蓋子讓鐵壺留下的餘溫蒸發壺中殘留的水氣,要保持乾躁才不會讓鐵銹異常的發生讓壺底愈來愈薄。
「保養鐵壺的肌膚是一種靜修」鐵壺的壺身有著各種不同的紋柄稱~(壺肌),利用有蜜香的高山茶茶湯,用小毛刷來刷洗壺身的銹和水痕(貴妃茶是養壺的最好的選擇)。
做法如下:
在煮水的時候,也就是壺身在最高溫的時候,來進行養壺的動作。利用小刷子沾取茶湯重覆擦拭於壺的表面,冷縮熱脹原理,壺身熱時毛細孔擴張,茶湯有著膠著的成份(丹寧)形成保護層與外部空氣隔絕,不但能夠止銹還能將壺養得美又有光澤。若長時間不使用時,壺中放入未使過的備長炭或是一般的炭,讓其保持內部乾躁,外部用報紙包好收納。